又是枇杷成熟时

又是枇杷成熟时

贡谀散文2025-04-18 01:22:44
屋后有片空地,当时规划建楼的时候没有被设计进来。原本这地是姑妈家的,十几年前,上面领导因为我们是台胞,格外照顾,才批示下来,可以在此自己建房。房子建成了,而屋后那一片如床般大小的地,就一直空着。那年,
屋后有片空地,当时规划建楼的时候没有被设计进来。原本这地是姑妈家的,十几年前,上面领导因为我们是台胞,格外照顾,才批示下来,可以在此自己建房。房子建成了,而屋后那一片如床般大小的地,就一直空着。那年,我们全家由农村搬了过来,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安家,什么都不懂的我们,和所有的乡下孩子一样,开始在这城市里寻找属于我们的一片天地。那一年,我在屋后,把从乡下带来的枇杷种子埋到了地下。
姑丈原本大专毕业,在一间学校里教书。后来不知怎么的,被划入了右派,就和教书生涯断了联系。直到后来被平反,他也没回学校去,自己和人合作办了个厂,就这样踏上了平凡的日子。我们一家的到来,分明给姑姑一家增添了不少麻烦,他们要给我们安排以后的路,总在筹谋着。我们三个孩子要上学,姑丈曾说:“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培养,切不能荒废,所以要找个好学校,尽一切可能让爱读书的孩子去读书,再苦再累,也不能断了孩子的前程。”父亲东托西托,好不容易让我们进了各自适合的学校。那时,姑丈就笑了,仿佛比自己找到了前程还开心。
我对姑丈的印象不太深刻,因为在我眼里,他只是一个脸胖胖的、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不太爱说话,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和一般人差别不大。倒是听奶奶讲过姑姑和姑丈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姑丈比姑姑大十岁,而且人显得老成,所以姑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并不是很满意。那时,姑丈的母亲烧了一碗面上来,说是请姑姑吃。姑姑走了一夜的山路,肚子太饿,也没问媒人,就把面吃了。当时媒人就说:“既然你已经应承这门婚事,那么,就找个日子定下来吧!”姑姑大惊,忙问是怎么回事!媒人说:“这面是有含义的,吃了它,就意味着女方同意了嫁给男方!”姑姑一脸委屈,哭着回了家。后来,姑丈写了一封信给姑姑,说:“你不同意,我理解,也不会怪你。我觉得我们能够相遇,也是一种缘分,如果你不嫌弃,我们就做普通朋友吧!”当时,这样的信到了奶奶的手里,奶奶一看这信,见字体圆润漂亮,字迹刚正有力,笑着对姑姑说:“你遇到宝了,就冲这字,我把你嫁给他也放心了。”奶奶是个上过大学,有学问的人,虽然后来被划为地主,备受煎熬,但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一直尊重文人,注重知识。听说姑丈读过大学,心里就有了好感,让姑姑和姑丈好好谈谈。后来,姑姑就点头说要嫁给姑丈了。那封信,姑丈后来说,就是一封情书,是他一次大胆的表白!当然,这样的信,相比于现在那些华丽辞藻的文字,要平凡得多。但是姑姑和姑丈就这样十年如一日,相处得很好。
屋后的枇杷树一天一天长大。我们也在城市里安定下来,去姑姑家也就不再像以前那么频繁了。高中那年,表哥结婚,看到过姑丈几眼,那胖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人到中年,最快乐的是莫过于此了。还有一次,因为要写一张宣传用的布告,知道姑丈字写得好,让他帮忙写了一张毛笔字的布告。再后来上了大学,就更加不常去了。偶尔想起姑丈语重深长的话:“一定要清楚明白自己未来的路,要走得踏实,才会找到目标。不一定要声名显赫,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就好!人生的路充满变故,要自己走得稳才好!”想起的时候,我总会觉得那话很实在。也许,是姑丈这样有过经历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直到工作前夕,听说姑丈患了重病,是什么噬血症,一直被病痛煎熬着。看望过姑丈的父亲常常回家就唏嘘不已,说当年,要不是姑丈的帮忙,这房子怎么批得下来?要不是姑丈日夜守在新房前直到建成,这房子怎么建得成?姑丈是个好人啊,对我们家有大恩啊,可是上天为什么要这样折磨他?说着说着,就泪如雨下!我们在一旁也沉默无声。
那晚,我备完课下楼,哥哥告诉我,姑丈已经去了,幸好是安静地去的。听说姑姑已经哭晕过去了。我顿时语塞,泪水盈眶!
屋后的枇杷树长高了,今年,更是结了满树的果实。如今的五月,枇杷已经黄了,压弯了枝头。想起这么多年来在城市里的生活,或紧张,或伤感,或快乐,或幸福,想起姑丈的离去,顿时觉得人生如梦,让人掌握不了。心中感慨,却不知该怎么写,留下一段文字,纪念已经消逝的生命,愿他一路走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