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柘涧

走进柘涧

郡地散文2025-04-18 01:07:59
柘涧,原属胶南市市美乡的一个小山村,前几年随着撤乡并镇划归了陆汪镇。柘涧村位于铁镢山南麓,由去往市美和陆汪的五道口处的一条小路,蜿蜒进村。途径小庙口、大庙口等村。山道依山而修,临河而行。每到夏季,河道


柘涧,原属胶南市市美乡的一个小山村,前几年随着撤乡并镇划归了陆汪镇。
柘涧村位于铁镢山南麓,由去往市美和陆汪的五道口处的一条小路,蜿蜒进村。途径小庙口、大庙口等村。山道依山而修,临河而行。每到夏季,河道清水潺潺,两岸绿树成荫,乡间阡陌,牛羊遍野,山峦田地,起起伏伏,真是一派原生态的田园风光。
柘涧村距五道口接近十华里,可谓深居山里的古朴村落。一条深沟将小村分为东西两瓣,沟底岸边遍植樱桃、柿子、山楂、杏子等果树,自春至秋,花香果甜,而整个小山村全都掩映于梧桐、刺槐等等参天大树之下。站在村后的山上看村子,斑驳之间,石墙红瓦,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宁静而安逸。
据说,柘涧村是因村里生长着大量柘树而得名,而现在这种柘树已经少见了。前些日子跟朋友去大溧水的山上摘桑葚,朋友指着一棵树给我们看:你看,这就是柘树。柘树,看上去跟刺槐有些相似,树皮淡灰色,有硬刺,叶呈卵形,顶端锐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百度一下知道:柘树在我国有着“南檀北柘”之称的名贵树种,是由灌木经过长期生长而形成乔木,生长极为缓慢的树种之一,凡树龄在50年上以上,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落叶乔木。现在的柘涧之所以柘树罕见了,大概就是因为它生长缓慢的缘故,已经被其他的速生树种或者果树替代了。
我有一个朋友在妇幼保健院工作,他老家就是柘涧村的。他告诉我,柘涧村过去不只是柘树比较多,更多的是鸟类,很多稀奇古怪的鸟,甚至连村里的老人都叫不上名字。而他告诉我的很多鸟儿,名称大多也是土名,并非学名。他说小的时候,曾经把食饵放到自己嘴里,让小鸟到他嘴里取食,然后再将食物喂孵化出的小小鸟。他描绘的形象逼真,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场景。自然、和谐、淳朴,正是我喜欢柘涧、常常走进柘涧的一个重要原因。
柘涧人特别淳朴厚道,每次进村,树荫下的大爷大娘都会主动打招呼,仿佛在招呼自己的亲人,让人一下就有了回到老家的感觉。遇到瓜果成熟的季节,他们会慷慨的请你品尝。每年樱桃红透时节,我都要去柘涧大饱口福,淳朴的山里人一分钱都不收。
经常去,跟村里好多人熟悉了,以至成了朋友。很多时候,他们会割一些韭菜,或者摘一些黄瓜给我们,说山里的菜都不打药,放心吃吧。每次,我都欣然接受,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真心的,如果客套虚让他们会不高兴。我最小的朋友叫张海涛,今年6周岁。海涛活泼却又腼腆。他见了生人会害羞,躲在大人后面看你;而见了小朋友或者熟悉的人,会玩的很疯。每次去我都给他拍几张照片,回来后给洗印出来,下次去的时候带给他。海涛看到自己的照片会开心的笑,天真烂漫写满他红红的小脸。海涛奶奶80多岁了,身体非常好,耳不聋、眼不花,天天在满是树荫的院子里陪海涛玩,祖孙的笑声就时时充盈了这个不大的院落。
很喜欢看他们开心的样子,纯真的没有一丝一毫虚假。他们没有光鲜的衣服,没有华丽的言语,他们却有着最纯洁的心灵,就像柘涧这个偏远宁静的小山村一样,淳朴而又洁净。
真心地喜欢柘涧,喜欢柘涧人。无以回报他们的善待,海涛今年就要上学了,找个时间给他送个书包去,山里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新天地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