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呵,朋友

朋友呵,朋友

一次性散文2025-05-10 09:29:35
植物生成群落,人们结为朋友,大凡生命多不愿独处。但人非草木,心理复杂,结交缘于情义,朋友必须讲究,于是有莫逆之交,有刎颈之交,有金兰之交,有酒肉之交,有忘年之交,有泛泛之交,有生死之交……这些都是人们
植物生成群落,人们结为朋友,大凡生命多不愿独处。但人非草木,心理复杂,结交缘于情义,朋友必须讲究,于是有莫逆之交,有刎颈之交,有金兰之交,有酒肉之交,有忘年之交,有泛泛之交,有生死之交……这些都是人们由感情的亲疏对朋友的本质定位,是个品质性的问题。
社会在发展,生活圈子越转越大,生命运动的半径不断加长,交际的范围更加宽广。站在历史的视野上,用发展的眼光看人际交往,后代的人间朋友比前朝有了激增的数量;随着交通工具的日渐发达,往来也更加频繁,这种数的变化,量的加码,意味着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情感化的扩大。
在人类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交往的领域范围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能量,朋友的多寡和往来的活动值决定了你的生活信度。朋友的人品和交往格调取决于你的情致理解;知人的见识与择友的标准取决于你的为人原则。朋友观也是人生经验,有个人经验,也有集体经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是经验的总结。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并不灵验了,古人早有见解,一首《结交行》说尽人情冷暖:
古人结交唯结心,此心堪比石与金;
金石易销心不变,百年契合共与今。
今人结交唯结口,往来欢娱肉与酒;
祗因小事失相酬,从此生嗔便分手。
呜呼,大丈夫,贪财忘义非吾徒!
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
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此后无情日,反成大事非。
世态炎凉,人心不古,这一方面是商品经济不断繁荣,人心“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做人原则与世推移,择友准则发生了变易。高山流水,管鲍之谊,桃园结义早已旷后世而不闻;管宁割席分坐,嵇康修书绝交,纵然有之,亦不是贤达的高节。今人眼中的朋友大多失去了交往的意义,我在苦寒度日中漫道交友,一是出于心中尚有朋友存焉,二是感于世人浅薄。
朋友圈既同于植物群落之有益于生存发展,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拒绝交际,自从人类结成社会以来。朋友是同心智慧的凝聚,弄不好也会反目成仇;是携手鼎力的联盟,差一步也可能过河柝桥,所以,友必择而后交,会减少未来的烦恼。想到友有所择,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学海浪子禀性豪气和人,半入武林半从文,行交天下俊杰,神交古今英豪,但也深知“穷居闹市无人问,富住深山有远亲”的道理,这些年来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请息交以绝游”,做一书田耕夫,清静无为可矣。此间往来多是旧游同窗,贫贱之交不可忘,情义最深者有田勇、何智辉、彭永杰几位,他们近年来的处境都比我好了许多。但从来没有忘记县城西南偏僻的角落,还有朕咏穷朋友一个,闲暇驱车探视,节日聚会相邀,困难鼎力相帮,穷困解囊资助。在我形容犹涸辙之鲋而望瓢桶雨水时,有朋友常降甘霖以济危,办了不少重要事情,说过许多切心话语,可以说,没有这几位知心而能干的挚友,这样困苦的日子,我不知道能否渡过。过去的都是好年景,思想起来终生感激。另有一位朋友,也是贫寒厚交,情义原不亚于田何三兄弟,在我最不为世俗所理解,一步步陷入孤独苦闷的时候,他是我强大的精神支柱,使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他的好处,但他后来当了一员所谓的小官,向上爬的私欲如烈火烧遍全身,刚愎自用的个性更加不可一世,其人尽快心理变态,由贪婪而堕落。利用我的同时,在背后和当面说了许多无情伤害我的话语,做了不少无理危害我的事情,眼看着高智商的朋友在名利场的角逐中一天天变得无知而令人厌弃;而在他看来,我不过是厕所里的石头——又嗅又硬,我们之间由貌合神离到我对他敬而远之,我失去了这个最让我佩服并且曾经依赖情重的朋友!我以为这已是最妥善的对策了,我仍然保持着清贫人生的学人明智,“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人各有其个性,各有其想法,朋友也会改变的,情感不可能一成不变,“官场人情比纸薄”,我对此也能想通。当我把自己对这位为宦者朋友的看法说与另一个彼此都熟识的同道时,那人却咬牙骂曰:“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不是人变了,而是当初身份低微,没有胡作非为的机会,也便一步步隐藏很深了;如今得意忘形,张牙舞爪暴露出中山狼的真面目,从前不得意时善于伪装罢了!”这么说,又是我知人善交的水平早有问题么?不过“铁打的衙门水流的官”,这样的人一般好景不长的,等他失落之时,若能幡然悔悟,我仍会与之促膝叙旧的。于是余所叹焉:商场无友,追名逐利安可怀;官场无友,翻手为云覆手雨。
一般平民百姓在日常交往几个朋友,或失去几个朋友,通常无碍大妨;为人过于清高,会使自己曲高和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但官高位显者就完全不同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才是成功人士的交游绳墨。不然的话,有可能栽倒在“朋友”手里,交友不慎,大祸加身。如何谨慎结交,诚心待友,明代苏浚在《鸡鸣偶记》中说得好:“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现代许多人都慨叹“相识遍天下,挚友无一人!”这一点都不奇怪,市场经济发展,物重而人轻,情义不能当钱花,有多少人能不随波逐流呢?但情义这两个字却是多少金钱所买不来的,越是经济发达,越显人情冷漠,精神空虚,越需要重建精神家园,加强人事沟通。大家都戴着面具行走,相互之间有层层情感隔障,如何进行合作共处?合谐如手足,共振如钟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人们的情感联结必适应之而后长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文明化进程中愈来愈显重要,而商品社会的物欲膨胀又不断扼杀仁义道德,这是物质社会难以调和的矛盾,唯大智慧者处世,能够正确把握,和睦待人,利国利民。如何做得更好呢?曰:“道!”吾友道也,道之所存,友之所存也,“道不合者不相为谋”,今人偏出谬论:“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误矣,柳宗元说:“为人友者,不以道而以利,举世无友。”
道是什么?用今天的话理解:共同的情趣,共同的意志,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事业。一个道字,今天又可理解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