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西江月 赏析

辛弃疾 西江月 赏析

身微命贱散文2025-04-18 01:54:09
题记本人生性散漫,对任何事情都无一个执着的追求,不惑之年亦无所成。前段时间有朋友看了我写的小诗,便鼓励有小到大、由短到长写点东西出来给大家看,朋友的信任变成了动力。先从哪里入手练笔呢,思来想去还是从熟
题记本人生性散漫,对任何事情都无一个执着的追求,不惑之年亦无所成。前段时间有朋友看了我写的小诗,便鼓励有小到大、由短到长写点东西出来给大家看,朋友的信任变成了动力。先从哪里入手练笔呢,思来想去还是从熟悉的诗词说开去……
某日信手翻书,辛弃疾的一首《西江月》映入眼帘,读来哑然失笑,便高声读着让家人听: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
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
以手推松曰“去”!
莫不大笑。上中学的女儿更是点缀说,那个"去"就是"滚",老夫子骂人都不用粗口,真是妙态妙语。确实好笑,尤其最末一句。
辛弃疾是著名的抗金民族英雄,一生郁郁不得志,写下了大量抒发情感的词,成就极高,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其大多作品都寄托了自己一腔忠愤、志向得不到施展的情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首小令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怎样的郁闷与无奈,历来文人见仁见智。今天暂且抛开那些臆想,以一个诗酒爱好者的心态去感受一下当时的意境和这首小令的写作妙处。
上阕的前两句“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一下就把当时的心态和意境全点出来了,贪恋酒醉的欢乐那里还顾得上去想那些烦心事呢。这中间多了一份顽皮一份诙谐,童心自然而见,妙趣横生。再看写作方法上,人们常说“一醉解千愁”“愁城欲破酒为军”,大概是先有了愁主动拿酒去解决,先因后果自然而然。而词人却是反过来写:我沉醉在酒的欢乐里还有什么愁事呢?醉而无愁,把醉酒看做一个无目的行为,把自己写成一个爱酒的醉翁,倒过来写,新颖不俗。后两句使人想到陆游的一首诗,“文字尘埃我自知,向来诸老误相欺。文章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人也许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会对世界进行反思。古人的教导、古人为我们划定的准则、为我们提供的方法论,在我们的现实或者真的“全无是处”。
下阕更把一个醉汉的醉态刻画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醉酒人迷离着眼摇摇晃晃倒在松树跟前和松树对话,不住的说着“我没醉”“我没醉”,或者还要来一句“你倒喝多了”,爱喝酒的人看到这里大概要笑出声了,何其相似乃尔。后两句细腻传神,刻画了醉酒人心中的不耐烦,或者把松树当成了现实中的某个不喜欢的人,不用你来扶,用手一拨拉“靠边去”。
上下连起来再看,作者的心理是有无边愁闷的,酒后一个“去”字表明他对现实的愤懑,依然没逃脱借酒浇愁的窠臼,不过作者巧妙的安排让人看不到愁闷,反而有了情趣。可惜,至今未见哪位画人画一幅《稼轩醉酒图》以飨世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