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是不是有神仙

世上是不是有神仙

徂年杂文2025-05-23 05:23:37
“世上是不是有神仙”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东方时空”的记者、“感动中国”的总导演、著名导演张纪中的妻子樊馨蔓为先前的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道长李一专门写的一本介绍李一道长传奇人生经历的书
“世上是不是有神仙”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东方时空”的记者、“感动中国”的总导演、著名导演张纪中的妻子樊馨蔓为先前的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道长李一专门写的一本介绍李一道长传奇人生经历的书。而随着近日媒体对李一道长道医养生频繁的集中爆光,笼罩在李一道长身上的神仙光环被逐一剥去,举国顶礼膜拜的“神仙”、“大师”轰然倒下,却是一出令人捧腹的闹剧和笑柄!“世上是不是有神仙”?李一道长的闹剧似乎给予了最好的回答。
“世上到底会不会有神仙”?去年我随单位旅游,到了青岛崂山,在崂山游览蔚竹观时,有感于当今道士道德的功利堕落,曾经发出了感叹:“崂山嚷嚷无道士”!在蓬莱游览“八仙过海”景点时,也曾经感叹过俗世攘攘,却无得道成仙之人!至今我还十分庆幸,以我等如此愚钝的头脑,竟然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当今俗世“神仙”、“道长”生长土壤的不存在,可叹如张纪中、樊馨蔓、王菲那样见多识广的智商高上之人,却对李一的“神仙”身份深信不疑!
作为我党一员,虽然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是很高,检视自己平时的行为,也觉得自己离“无神论者”的标准相差有距,但总体来说自己对佛、道甚至于基督教等宗教还是报着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不因人言而动摇。
县内一处勉强可以称得上宗教场所的寺庙,其恢复重建的过程自己十分清楚,当年向上级宗教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恢复重建寺庙的报告还是出自本人的手笔。本来应该是件很规范的宏扬宗教、挖掘文化的好事,让那些毫无宗教常识的人操弄得完全变了样。寺庙建得不伦不类,庙里供奉的神也不知所然。本来应该是佛教的场所,神殿供着的却是道教的神。对历史上庙里供奉的神(菩萨)牵强附会,以讹传讹。本应是肃穆的宗教场所,弄成了街上神婆巫汉装神弄玄的乌烟瘴气的地方。早些年偶有机会带外面来的客人或者外地回来探亲的同学朋友前去参访,也经常不客气的与庙里的管理人员指出他们寺庙的不规范之处,庙里的人员对我也十分客气,每次前去,他们都很热心地给我介绍寺庙的建设变化和一些宗教活动的开展,尽管寺庙在不规范中度过了十多年的时间,但我也佩服他们的执著和坚持。寺庙从一无是处被他们慢慢建得有了些样子,虽然离规范化的寺庙还有很大差距,寺庙的布局规划也杂乱,却是没花政府资金,硬是凭着香客和信众的捐助建起的,这等虔诚和执著,撇开他们管理寺庙的微小利益,也值得肯定和赞赏。寺庙的负责人是个退休老领导,原来是一个学校的校长,因为出身于县城伊斯兰阿訇世家,以宗教界加入地方政协,在县政协副主席的位子上退休之后,便加入了寺庙筹建的事务中,寺庙建起后成为了当然的“头”,因为他本人不是佛教徒,所以也就不能称之为“主持”。因当年修建寺庙起草报告的事情,老领导对我十分尊重,每次我到寺庙参访,他都热情的向庙里的居士们介绍我,称赞我当年为寺庙的修建所做的工作,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因为彼此间相互熟悉,说话也口无遮拦。有次我到寺庙参访,与老领导说到寺庙的发展,向他们提出应该聘请佛教学院毕业或者别的寺庙的正宗宗教职业人员为寺庙的主持,让寺庙的宗教活动开展得正规化些,那样才是寺庙的发展方向。老领导很赞成我的观点,在说起寺庙当时的管理人员时,我不客气的说老领导对寺庙管理很尽职,只是他应该回县城的清真寺当他的阿訇,念他的《古兰经》,而不应该在寺庙把持“主持”的实际职位。老领导被我说得一时语塞,表情尴尬,我见气氛不对,赶忙转口说其实不管什么宗教,也有共同之处,就是所有宗教的主旨都是劝人行善。伊斯兰教如此,佛教的因果说也是一样。老领导对我的说法很是认可。下游的电站建好蓄水之后,县城河边的水位上升,河面变宽,连接寺庙和县城这头的浮桥拆除之后,去寺庙不再方便,所以也隔了很久没去那里参访了。有次在街上遇上老领导,上前与他打招呼,他说寺庙聘请了一位佛学院毕业的尼姑专门负责法事,管理也逐步正规化了,通过那位正宗的佛学尼姑,寺庙与佛教协会联系上了,还与东南亚国家的佛教机构取得了联系,海外佛教机构还给寺庙捐赠了菩萨神像呢。老领导邀请我到寺庙“指导”,要给我引荐那位“主持”。而我到目前为止也一直没能有幸见到那位“主持”,也许是佛缘不够深,也不知那位主持还在不在庙里?
还有一次与修行高的佛教人士的相遇是在隔壁县的鹅翎寺。那次是同学带去参访,在那座很有些规模的香烟缭绕的寺庙里有缘见到了寺庙的主持,是一位眼眉很是慈善的老者尼姑,老尼姑年纪看起来将近有八十岁了,神情十分淡定,打坐念经专心致志,好像外来进香的人根本不能打扰得了她对佛经的参禅似的。我合掌上前,很虔诚地躬身向老尼问了声“师太好!”师太睁开微闭的双眼,很慈详地给我们指引参观寺庙里供奉着的各路菩萨,并耐心地给我们解签。见一众人中只有我一人称呼她为“师太”,对我分外友善,问我读过什么佛经,我回答说没读过什么佛经,只是曾经看过《五灯会元》,不知道算不算?师太说《五灯会元》实际上就是佛经了,并给我说起了那书上的内容。好在原来读过那书,对其中一些内容隐约记得一二,所以也就和师太谈得很投缘。临走时,师太赠我两本佛经,一本是《金刚经》,还有一本是《华严金狮子章》,那两本经书至今还在我的书柜里放着,虽然随意翻看了一下,始终没能仔细看遍。
这些年与民间的术士方生,也偶有一些接触。在我认识的术士方生中,有位名气很大经常是领导的座上客的人。此人口才极好,自学了些风水文化,便以周易文化人士示人。其人仪表不凡,戴付眼镜,很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也是当今这个世道,人们崇道尊仙,给江湖术士造就了生存的良好土壤。因为懂些阴阳五行、风水算命,那位老兄在本地以至周边的县都吃得开,可谓名声在外,被民间称作“大师”。据说领导们经常请他咨询官场运道,他也经常进出县府衙门,与历届领导混得烂熟。大师交往相当广泛,连我们这样的无足轻重之人,他也十分客气与我们交往,对我们一些无关轻重的要求也尽量满足。记得老家学校那次要建校门,因为当时在领导身边工作,利用这便利让领导解决了学校建校门的一笔资金,但在校门的选址之时遇到了麻烦,村里德高望重的人说请风水先生看过风水,把校门定在了一个很狭窄的
标签
相关文章